琵琶一名来自波斯语Bazbat的音译,自秦汉时期的西域随丝绸之路来到中原,在敦煌壁画中横抱琵琶的乐者和出土文物于阗乐伎手持琵琶的陶俑,可以看出琵琶在古时乐舞表演中为主要乐器之一。
唐代社会是琵琶演奏的黄金时代,唐代文人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诗歌作品中常有琵琶的出现。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句中可以看出唐代琵琶持琴方法已从横抱改为竖抱,解决了琴体过于依赖左手的问题,提高和丰富了左手的演奏技巧。
经朝代更迭,宫廷乐坊的兴盛,弹奏技艺得到发展。相比唐代,宋代女子演奏者多了起来,舒缓细腻的演奏风格代替了唐代豪放粗犷的大力弹奏,似和唐诗与宋词的文风转变息息相关。此时琵琶已加品,扩大音域,但右手仍用拨子弹奏。
明清时期琵琶已经发展为指弹竖抱,出现很多难度较高的乐曲。《琵琶谱》的出版,汇总了南北两派众多乐曲与技巧,在我国琵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传统琵琶曲,根据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小曲和套曲;据表现手法和风格特点的不同,又有文曲、武曲和大曲之别。
《海青拿天鹅》
《海青拿天鹅》,海青又名海冬青,是古代蒙古族人民用来捕获天鹅的猎鸟。此曲生动地描写了海青捕捉天鹅时激烈搏斗的情景,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狩猎生活和劳动的喜悦心情。主题鲜明,曲调豪放,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明清以来广泛流传,并被鼓吹、弦索等器乐合奏所吸收,称为《放海青》、《拿鹅》等。是目前能确定创作年代最早的乐曲。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简称《十面》,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的历史事实写成琵琶大曲。它运用模拟手法,以鲜明的音乐形象,表现了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使听者如临其境,音乐洗练,情节生动,效果逼真,犹如“有声的画卷”,是我国音乐艺术中之珍宝。《楚汉》可能是此曲的前身。此曲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武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霸王卸甲》
《霸王卸甲》,乐曲描述公元前202年楚汉垓下之战,但侧重描写西楚霸王项羽的失败,通过一些技法比较深刻细腻地从不同侧面刻画了项羽的形象,运用了各种复杂的演奏技法,使乐曲有气魄、有声势。此曲流传很广,是琵琶武套中代表作品之一。
《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乐曲描写候鸟迁飞时在高空飞翔的情景。其中第二段“霜天雁叫”左手指法使用拉弦,空子弦作固定衬音,并在不同音位上作模进,模拟雁叫声,表现手法新颖别致。浦东派将《海青拿天鹅》称作《平沙落雁》,故也有人称前者为“小平沙”,后者为“大平沙”。
《月儿高》
《月儿高》,有同名异曲三首。此曲清秀流畅、柔美动听,是一首优秀的传统抒情乐曲。
《大浪淘沙》
《大浪淘沙》,华彦钧(阿炳)传谱。全曲分3段,无小标题,第一段较长,部分音与《汉宫秋月》有相似之处,曲调缓慢从容而富于变化,仿佛在抒发对人世间苦难的无限感慨之情。后两段较短,第二段旋律轻快、明朗,第三段曲调取材于十番锣鼓《将军令》,铿锵有力、情绪奔放,表现出一种坚强不屈的气质。
《飞花点翠》
《飞花点翠》,乐谱最早见于江阴抄本《文板十二曲》,《瀛洲古调》也收入此曲,经刘天华加工整理后,广泛流传于南北方各地。这是一首写景的抒情曲,旋律婉转细腻,风格古朴。对标题的解释有两种。一是飞花散落在芳草上,春意正浓的景;二是雪花映松柏,松柏傲飞雪的意境。
《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华彦钧(阿炳)传谱,据称是其父无锡雷尊殿道士华清和所教。全曲分3段,无标题,第一段较长,速度缓慢,威严端庄,第二段较快,运用了“论拂”指法,第三段旋律轻快,节奏富于变化,结尾时渐慢,似若有所思,回味无穷。乐曲借昭君和番的故事,表现了一种哀怨、悲愤的情感,处理深沉而含蓄。
《改进操》
《改进操》,刘天华1927年12月为其创办的国乐改进社成立而作。乐曲通过对琴曲音韵的模仿和一些新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国乐改进”的意愿和信心,曲调明快、流畅,情绪喜悦、振奋。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少作曲家和演奏家创编了许多琵琶独奏曲和协奏曲。
《琵琶协奏曲》
《草原英雄小姐妹》,是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在1972年创作的琵琶协奏曲,1977年公演。乐曲在结构上把中国标题性套曲、多段体与西方交响性套曲、协奏曲单章化等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民族歌舞音乐的特定体裁和既定音调的隐喻性写作手法融合在一起。
结语:以琵琶的万千风情,娓娓诉说几千年来众生相。那“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在现代乐器独领风潮的时代,仍保有着那一份最纯粹的美妙……